1. 為什麼要選擇台灣米?跟國外米有什麼不同?

 

台灣地理氣候條件優越,加上農民的專業技術,使得台灣米特別香甜Q彈。相較於進口米,台灣米通常經過較少的長途運輸,碳足跡更低,也更新鮮。選擇台灣米不僅能品嚐到在地風味,更是支持在地農業的具體行動。


 

2. 為什麼米買回家後,有時會長米蟲?

 

米蟲的卵其實在稻穀還在田裡時就已經存在了。當溫度與濕度適合時,它們就會孵化出來。這代表我們的米沒有經過化學燻蒸處理,是天然又安全的。若發現米蟲,可以用以下方法處理:

  • 冷凍法:將米放入冷凍庫2-3天,可以殺死米蟲和蟲卵。

  • 物理防治:將米平鋪在陽光下,米蟲會因為怕熱而爬出來。

  • 天然防蟲:在米缸裡放入蒜頭、辣椒或月桂葉,可以有效驅趕米蟲。


 

3. 米開封後,要怎麼保存才不會變質?

 

開封後的米最怕高溫、潮濕和光照。

  • 最佳保存方式:放入密封容器中,並儲存在冰箱冷藏室(4℃以下)。

  • 避免:不要將米放在瓦斯爐旁、流理台下等高溫潮濕的地方。

  • 小提醒:建議每次購買小包裝,並在一個月內食用完畢,確保米的最佳風味。


 

4. 糙米、胚芽米、白米,差別在哪裡?

 

這三種米來自同一顆稻穀,差別在於碾製的程度。

  • 糙米:保留了最完整的稻穀結構,包含米糠層、胚芽和胚乳。富含膳食纖維、維生素B群和礦物質,營養價值最高,口感較硬。

  • 胚芽米:碾去米糠層,但保留了胚芽。口感介於糙米與白米之間,兼具營養與美味。

  • 白米:碾去了所有米糠層和胚芽,只剩下胚乳。口感最軟Q、最受歡迎,但營養素也最少。


 

5. 煮飯時,水跟米的比例怎麼抓才最好?

 

一般來說,米和水的比例是1:1(一杯米對1 杯水)。但會因米種、新舊米和個人喜好而有所不同。

  • 新米:含水量高,水可以少一點(1:0.9)。

  • 舊米:含水量低,水可以多一點(1:1.1~1.2)。

  • 糙米:因外層有米糠,吸水較慢,水量要更多(1:1.5)。

  • 小撇步:洗米後浸泡15-30分鐘,能讓米粒吸飽水,煮出來的飯會更飽滿Q彈。


 

6. 煮好的飯可以放多久?怎麼保存?

 

煮好的米飯,如果沒有立即食用完畢,建議放涼後放入保鮮盒中,冷藏可放2天,冷凍則可保存一週。冷凍保存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米飯的口感與風味,需要時再以電鍋或微波爐加熱即可。


 

7. 為什麼有的米煮起來特別香?

 

米的香氣主要來自於品種特性。例如,台南16號「台灣越光米」和芋香米,其米粒本身就帶有特殊的香氣,煮飯時會散發出獨特的清香。這是米種基因的優勢,與添加物無關。


 

8. 洗米要洗幾次才乾淨?

 

洗米的重點在於洗掉表面的雜質和米糠,並非將米洗到完全清澈。一般洗2-3次即可,洗太多次反而會流失米粒的營養。請用輕柔的方式快速淘洗,減少對米粒的摩擦。


 

9. 有機米跟一般米的差別在哪?

 

有機米在栽種過程中,完全不使用農藥、化學肥料、除草劑等人工化學物質。它遵循自然法則,透過輪作、堆肥、物理防治等方式來管理,對環境友善,也更健康。選擇有機米不僅是對自己身體負責,更是對地球生態的愛護。


 

10. 怎麼知道我買的米是新米還是舊米?

 

新米和舊米可以從外觀和氣味來判斷。

  • 外觀:新米粒粒飽滿、色澤晶瑩剔透,舊米則可能呈現黃色或不透明。

  • 氣味:新米帶有自然清香,舊米則可能會有陳舊的氣味。

  • 口感:新米煮起來Q彈有黏性,舊米則較硬、較鬆散。

我們建議購買小包裝,並檢查包裝上的碾製日期,以確保米的品質與新鮮度。